近年来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于汽车4s店恶性经营的消息,或真或假!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汽车4s店在汽车市场的名声日渐下降呢?
其实,国内汽车市场早期对汽车4S店这一经营体系是十分认可和推崇的,因为在4S店出现之前,卖车都是在物资大卖场或者高架桥下的空地上,那个阶段根本没有性能配置介绍、没有试乘试驾就连新车清洗都没有。而当时修车也都是在维修院子里,没有问诊、没有估价估时、同时也不会有休息等待区。
但是,功能集成、建设规范的汽车4S店一出现,对于消费者而言整个销售和售后就立马有了本质的改变,也立马有了“专业服务”的感觉。并且对整个汽车市场而言,长期以来产销分离对产销规模的遏制才被清除,国内汽车市场也正式进入飞速成长的快车道。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负面的消息开始渐渐地围拢到汽车4S店的身边,在一些媒体所谓“揭黑幕”报道,在这些不乏添油加醋化的报道推波助澜下,汽车4S店的名声更是一落千丈。
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觉得仿佛天下4S店一齐黑,已经没有一家不是奸商和黑店。而此时各个汽车厂家一方面各自为阵,缺乏联合澄清,另一方面对于违规个案又缺乏有力监管和惩处,导致舆论越抹越黑,最后4S店终于百口难辨了。
那么汽车4s店真就如市面上描述的那么黑么?不见得,就简单来讲,相对于其他汽车销售的渠道,大部分汽车4S店依然是较为安全和可靠的选择,正因为小部分的不准守规矩的汽车4S店的影响,导致整个汽车4s商业诚信被严重妖魔化了。
正是因为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的一个最恶劣的结果,那就是经销商员工的士气十分低落,难道自己的工作是如何的见不得光和不被人待见?而一些投资者也非常困惑。汽车4S店已经走到了它生命的末尾,失去了投资的价值?对于这些信息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资本的逐利性是普遍的,汽车4S店有缺陷,不回避;但有亮点,也不自欺。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如果汽车4S店存在小病大修、使用假件或旧件的话,综合维修厂、第三方品牌连锁维修店、油品或轮胎品牌快修快保店以及独立经营的路边店就能避免或者杜绝这方面的问题。
恰恰相反,一项近期对17个城市超过403个不同类型的维修门店以初次到店的名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S店、综合维修厂、连锁维修店、养护品快修快保店以及路边店,机电维修后由专业机构对新装零件进行真假件以及拆车件和报废翻新件的鉴定。
存在使用假件、旧件的比例分别为8.3%、17.5%、14.1%、22.4%、31.8%;估价估时过程中,存在小病大修、夸大维修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7%、14.2%、15.8%、9.5%、47.2%;存在无故障假报故障的比例分别为2.4%、9.0%、8.8%、0.6%、17.4%。除了养护品快修快保店由于本身业务范围大都局限在油品或轮胎更换,较少开展机电维修业务之外,其他类型维修门店在三项调查中存在违规程度的比例都远远高过汽车4S店,特别是拥有显著价格优势的综合维修厂和路边店的表现最差。
其实对违规事件的禁止,有赖于四个方面的贡献:一、投资人长续经营理念的树立对商业诚信的保障;二、授权方对门店严密的监管;三、行业协会对成员的协同自律;四、法律法规对违规事件的严惩和干预。
现实中,在上述四方面中一三四基本缺失的情况下,汽车4S店之所以能在上述调查中胜出,原因并不是汽车4S店自身有多好,而是因为厂家介入流通环节以来一直持续地对汽车4S店开展的各种用户满意度调查、服务和技术的神秘顾客、管理体系审核、零部件审计等才使得汽车4S店的违规冲动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遏制。
而综合维修厂、连锁维修店、养护品快保店以及路边店则由于没有B2B这样的监管和审查,故而在管理上的规范程度更低,对终端用户的利益保障也更弱。
所以说,因为厂家对汽车4S店有长期的全方位、多角度监管,因此相对于其他渠道,汽车4S店依然是较为安全和可靠的选择。
湖南的物流运输车辆挂靠合同风险有哪些国内陆路运输行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在咱们的湖南省内,以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等地的发展尤为突出。而运输公司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合作模式也变得多样化。车辆挂靠在运输行业并不陌生,但运输公司该如何规避车辆挂靠的风险呢?一、对…
2020-9-4 20:14:36